前沿文献

首页 > 前沿文献 > 正文

【汇率与贸易文献系列之四】国际价格体系

发布时间:2019-05-22

原文信息

作者:GitaGopinath

单位:Harvard University and NBER

原标题为:”TheInternational Price System”

原文链接:http://www.nber.org/papers/w21646

摘要:

利用35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贸易数据来定义国际价格体系并给出实证依据。该价格体系有两个特征。第一,全球贸易仅使用为数不多的几种货币进行结算,且以美元结算为主。第二,以两年的观察维度,以结算货币计价的国际商品的价格对于汇率的波动表现的并不敏感。在该价格体系中,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通胀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的商品是以外币结算的进口品。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的通货膨胀能够更加与汇率波动的冲击相隔离,而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程度则对于汇率冲击十分敏感。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其他国家在通货膨胀方面有溢出效应,然而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的溢出效应在通货膨胀方面相对微弱。

一、引言

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一直是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以及国际贸易竞争等问题争论的焦点。一国货币的贬值会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而体现为通货膨胀,也因为促进了竞争而体现为改善一国的贸易平衡。我们缺少的是对于为何通胀在一些国家对于汇率波动更为敏感的系统的解释。

二、国际价格体系的实证依据

(一)国际价格体系的定义如下:

定义一: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起主导作用

全球的商品交易已经达到19.05万亿美元,并在过去几年中增长迅猛,且全球贸易的结算主要集中于少数货币。以Goldberg2011)、Goldberg and Tilled2009a)等的实证工作为基础并扩大样本,本文研究了43个进口国和44个出口国的贸易结算情况,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全球贸易的结算货币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欧元。如下图:

定义一(a):结算货币的结构长期相对稳定

5显示了样本中国家使用外币进行结算的比例,这些国家有10年以上的外贸交易。以下图的国家为例,其对外贸易用外币结算的比例保持稳定。

定义二:以结算货币计价的国际商品价格在两年的观测维度内对于汇率波动并不敏感。

定义二(a)一国高的短期价格传递会伴随高的长期价格传递

价格传递是从实证角度定义的,它衡量的是一国进口价格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参照Campa and Goldberg2005)和Burstein and Gopinath2014),回归模型为:

1报告了T=4T=8的回归结果,ŋT的估计值接近于1,所以不拒绝原假设。说明全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的,短期和长期价格效应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

定义二(b):一国拥有高比例外币结算的进口品会出现更高的长期以及短期价格传递效应。

第二个事实定义是将价格传递比例与每个国家的进口的结算货币结构向联系。使用以下回归方程:

回归结果显示:一国的价格传递效应与外币结算的比例有正向相关性,同时,外币结算比例越高,对于价格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以T=1回归结果为例,外币结算的比例从0%100%,其价格传递比例从23%上升为78%

定义二(c):考虑价格变化的情况,以结算货币计价的商品价格对汇率波动的冲击有较低的敏感程度。

考察价格变化情况,采用Gopinath and Itskhoki2010b)中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以及名义利率随时间变化的路径,衡量价格变化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作如下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以德国为例,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的价格传递比例为32%,以非美元计价的商品的价格传递比例为85%。说明即使在考虑价格变化的情况下,货币结算结构对于价格传递有很大的影响。

三、消费价格上涨

 国际价格体系重点关注了进口商品交货价格,但对于消费价格也有重要的意义。Bursteinet al. (2005)Goldbergand Campa(2010)以及Burstein and Gopinath(2014)等都进行了研究。消费价格不仅包括贸易商品还包括只在本国消费的商品,这也导致了进口品交货价以及零售价格之间差距。使用投入产出的方法来衡量在进口中家庭消费部分,同时估计进口传递效应,采用Bursteinet al.(2005)的方法。由于进口只占消费的一小部分,价格传递进入CPI要显著低于IPI。长期价格传递进入CPIIPI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也说明一国拥有高的进口价格传递程度会伴随高的消费价格。具体回归结果显示,美元10%的贬值,相对于其贸易伙伴会累积CPI通胀0.40.7个百分点;而土耳其里拉10%的贬值,会产生累计CPI通胀1.652.03个百分点。这说明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少受到汇率波动带来的通胀影响。

四、政策意义

(一)通胀稳定:

一国通胀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与进口品外币结算的比例相关。进口商品使用外币结算的比例越高,则一国通胀水平对于汇率波动就越敏感。

(二)出口竞争力:

当一国货币贬值,其商品相对价格降低,会增加一国的出口需求。IPS表明这依赖于出口以外币来结算。

(三)贸易平衡:

以上两点都说明进出口以本币结算的的国家,其贸易平衡受出口来主导;而进出口主要以外币来结算的国家,其贸易平衡则依赖于进口。

(四)货币政策溢出效应:

IPS产生了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不对称性。表明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会增加这种不对称效应。

(五)货币的国际化:

以本国货币结算的国际商品价格对于汇率波动冲击有更低的敏感程度,这说明以一国本币结算会更加有利于该国通货膨胀的稳定。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程会很长,但会因此而受益。

(六)特别提款权:

SDR中货币构成相对稳定,表明如果企业使用IMF的一揽子货币计价,会增加汇率波动冲击在国家间的对称性,会减缓货币政策在国与国之间的溢出效应。

五、理论分析:价格和货币

假设企业可以灵活设定价格,企业价格的反映取决于边际成本和加成价对于汇率波动冲击的敏感程度。边际成本取决于一系列投入品的价格,如劳动、资本和中间产品投入。这方面的文献有Bernardet al. (2009),Kuglerand Verhoogen (2009),Manovaand Zhang (2009)等。对于加成价对于价格传递效应的决定作用在早期已有研究,Dornbusch(1987)and Krugman (1987)以及Atkeson and Burstein (2008)等。实证分析可以追溯到Knetter(1989), Knetter (1993)以及Goldbergand Knetter (1997)的研究。之后的Fitzgerald and Haller (2013)用工厂数据论证依市定价,Bermanet al. (2012)论证了加成价与企业成产率相关。

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结算货币对于价格传递相应有很大的影响。价格的调整存在成本, Klenow and Malin (2010)考察了批发或生产价格粘性。 Gopinathand Rigobon (2008) Gopinath and Itskhoki (2010a)利用美国进出口价格考察实际贸易商品的价格粘性。除此之外还有Fitzgeraldand Haller (2013)Friberg and Wilander (2008)等研究。

在现实情况下,决策通常由出口商以及进口商共同协商产生,是一个谈判的过程。Goldbergand Tille (2013)研究了越大型的进口商越会以进口商的货币来结算。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根据Devereuxet al. (2004)的研究,企业通常不会选择具有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国家的货币进行结算,会增加汇率的波动。

对于决定货币选择的决定因素的实证依据较为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进口商以及出口商对于结算货币和价格的企业层面个体数据很难获取;即使有数据,也很难避开其他因素,因为定价策略、边际成本敏感度、宏观风险以及货币选择等变量之间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理论依据方面,Gopinathet al. (2010)Goldberg and Tille (2008)Chung(2014)以及Goldberg and Tille (2009b)都从行业以及交易层面进行了研究。

结论

以两年为考察维度,一国的输入性通胀对于汇率波动的敏感程度有相当大的波动。进口结算货币中外币结算比例对于这种波动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引申出对于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好处。先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为充分。从实证角度来看,除了更好地理解IPS对于最优货币政策的含义,还需要理解美元优势在资产市场以及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最后,非价格方式对于汇率波动的传递效应同样重要。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篇:100081  联系电话:010-62288607  邮件:cifs@cufe.edu.cn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