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在印度参加高层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15

2025102日至7日,应印度著名发展研究机构“经济增长研究院”(Institute of Economic Growth)院长N.K.Singh先生邀请,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在新德里参加了由印度财政部和该研究院联合组织召开的“2025年第四届考底利耶经济峰会”(4th Kautilya Economic Conclave, 2025)。

Kautilya Economic Conclave是目前印度最重要的国际经济高层论坛之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在动荡时期寻求经济繁荣”(Seeking Prosperity in Turbulent Times)。本次会议期间,印度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联邦储备银行(中央银行)行长、交通部长和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等高级别官员,以及欧洲央行原行长JeanClaude Triche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第一副总裁John Lipsky、著名国际经济学家Assaf Razin、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斯里兰卡央行行长、智利财政部长、世界银行副行长、法国央行原副行长、巴西央行原副行长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经济学家和高级财经官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三天的会议包括11场全体会议、15场平行专题会议和4场餐间演讲,涉及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亚洲国家经济合作、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城市化、监管制度改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稳定、金砖国家合作、中国经济影响和印度经济增长等议题。

张礼卿教授在“产业政策:新方向”(Industrial Policies: New Direction)的平行论坛中,做了题为“反思产业政策和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Rethinking of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Dealing with the Tariffs Policies by Trump Administration)的专题演讲。主要观点包括:第一,产业政策对于克服负的外部性、保护幼稚工业和促进战略性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产业政策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低效投资、产能过剩和官员腐败,并加剧国际经济贸易摩擦。因此,产业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国在实施产业政策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具体情况及时退出。第二,当前,在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和政治化的环境中,产业政策正在成为一些国家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为了捍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积极应对。具体而言,首先,必须坚决捍卫多边主义,继续积极推进世贸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改革;其次,应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RCEPCPTPP等合作框架的积极作用,推动全球南方合作,包括金砖倡议框架下的合作;最后,各国应该深化结构性改革,适当刺激内需,增强国内经济韧性。

会议期间,张教授接受了Times of IndiaEconomic Times (India) Money Control等多家印度主流媒体的采访,就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中国和印度都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受害者,两国应努力加强双边合作,共同抵御关税冲击的不利影响。建议印度积极考虑重返RCEP;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落户印度;积极发挥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吸引中国游客赴印度旅游,以此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张礼卿教授发表演讲




张礼卿教授接受印度媒体采访(相关报道)

编辑:周鹤罡

初审:陶坤玉
审核:彭俞超
阅读 24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篇:100081  联系电话:010-62288607  邮件:cifs@cufe.edu.cn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