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王广谦 | 金融危机十周年:全球金融稳定的经验与面临的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9-04-08

金融危机十周年:全球金融稳定的经验与面临的新挑战——“第八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嘉宾演讲专栏(3)  

演讲者:王广谦  

 

(嘉宾照片)  

这次论坛以《金融危机十周年:全球金融稳定面临新挑战》为主题,是很有意义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为应对危机,国际社会做出了艰苦努力。虽然金融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也逐步走出了衰退,但从全球经济增长看,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主要的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加强了全球政策协调;第二,大多数国家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推动了布林顿森林机构体系框架内的金融改革,第四,强化了金融监管。  

在加强全球政策协调方面,最主要的是发挥了20国集团的作用。G20集团的成立,最初就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协调全球主要国家关于货币金融方面的政策,由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于19996月提出,当年12月正式成立。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对话和政策协调,防止类似亚洲金融危机在更多国家和更广区域的发生和扩展。同时顺应发展中国家要求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增加话语权的强烈呼声。  

8国集团到20国集团,反映了全球共同发展和共同应对挑战的需求。20国集团的成员构成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国家的利益平衡。  

G20集团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十年中,虽然这一机制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稳定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全球金融体系客观存在的脆弱性和改革的不及时和不到位,2007-2008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并迅速扩散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发生。这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焦点,也促使了G20集团在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基础上,更加权威的G20集团首脑峰会机制的诞生。由此,G20集团论坛成为全球经济合作最为主要协调机制。  

从这十年来的实践看,G20峰会通过的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11月首次G20峰会上,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讨论,评估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当时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探讨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和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举措,通过了应对金融危机的163600字的《华盛顿声明》。  

在这份声明中,第3条分析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危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本流动性日益增长并且此前十年保持着长期稳定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未能履行相应责任。同时,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影响,最终产生了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决策者、监管机构和管理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成为这十年全球推进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同时,第4条说到,“除了其它原因以外,另一主要因素是不一致和不够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充分的结构改革,这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这是峰会决定增强相互合作,努力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推进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和加强全球政策协调的经济背景。  

中国在此之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努力保持了货币汇率稳定,承担了大国责任,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应对更加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更是积极参与了政策协调和改革方面的讨论,实行了一致的宏观经济政策,推进了金融改革。  

十年的时间证明,加强全球政策协调,对走出危机、应对挑战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与繁荣极为重要。  

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方面,危机发生后,主要国家先是采取了紧急和特别措施以支撑经济和稳定金融市场。紧接着就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利用财政措施刺激国内需求。美国连续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投放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日本也实行了同样的宽松政策。因为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先后发生了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央行更是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这几年货币量的增长,远超历史上的平均增长水平。中国也积极参加了全球政策协调和配合,并结合当时国内发展的具体情况,在2008年底开始实行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2009年的M2增速达到27%,随后几年M2的增速也维持在16-18%的水平。在2008年之后的近10年间,全球经济刺激计划达到33万亿美元。虽然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全球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等问题,但就特殊时期应对严重的金融危机来说,这一政策还是对全球迅速走出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40%  

在布林顿森林机构体系框架内的金融改革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其它多边开发银行,在克服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有效的应对。世界银行在基础设施和贸易融资领域推出了一些的新措施。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也积极实行了支持开发计划,对走出危机和恢复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也取得进展,扩大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基金规模,调整了基金份额权重,增加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权,对陷入困境的国家提供了及时帮助,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也在增大。  

在强化金融监管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监管的标准。新建了金融稳定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的金融稳定论坛,增强了监管协作的权威性,并与IMF一道对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实施监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选定了29全球系统性重要商业机构,对这些银行采取了新的监管标准,提高了这些金融机构资本金的要求。  

推进了金融市场改革。提高了包括复杂金融产品在内的金融市场的透明性,推进了公司财务状况完全准确和及时的公开,遏制了金融机构的过度冒险行为。加强了金融市场诚信建设,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预防非法操纵市场和欺骗行为以及权力滥用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推进措施。  

扩大了金融监管的范围。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并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及实施制裁。加强了对国际行为准则的执行。监管体系的效率明显提高。  

增强了监管的国际合作。针对金融市场已经全球一体化的现实,加强了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强化了必须的国际标准并且予以切实执行。监管机构加强了同金融市场所有层面的协调和合作,其中包括跨国境的资本流动。同时,强调了金融机构对市场混乱也必须承担责任,包括承担亏损,改善透明性,加强自身管理和风险管理。  

除上述采取的主要措施之外,各个国家也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进了一些改革,并对国际政策协调给与了积极配合。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使金融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二、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仍在积累  

虽然国际社会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有效应对,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并且正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地积累。比如:  

1、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全球的货币存量大幅度上升。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恢复和增长,但从长期看也会积累新的金融风险。做好世界经济增长与全球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大课题。如果平衡不好,一些应对现实金融危机的措施,就会成为下一次危机发生的诱因。  

2、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上升,给金融稳定带来很大压力。财政赤字的扩大既有经济增长放缓致使税收下降的原因,也与量化宽松的各种刺激政策有关。同时,包括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居民债务等在内的全球债务增长过快。在金融市场上,也出现了主权债务与银行债务之间的联动循环。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2017年全球债务总额达到226万亿美元,是世界当年GDP324%,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大幅上升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新因素。希腊等国所经历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一个反映。  

3、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金融创新的泛化。金融科技在创新金融业务,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而防范这些新风险的手段明显不足,监管不到位,以及金融机构对利益的追求与对社会公众的责任心不匹配,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自律性不强,使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4、国际社会包括G20集团所提出的金融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许多改革尚不到位,金融体系依然脆弱,任务依然艰巨。  

三、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的几个问题  

1、继续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稳定全球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体系有两大特征:一是建立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二是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金融机构,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保障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世界银行通过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和在稍后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成为国际经济发展、货币金融稳定、贸易畅通的三大支柱,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固定汇率转变为全球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也遇到了严重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就凸显了这一体系应该加快改革的迫切性。  

为了建立更加稳定、灵活、更具代表性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主要在两方面努力。  

一是应该继续推进布林顿森林体系框架内的金融机构改革。近十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应该沿着这个方向加大改革的力度。继续增加两大机构的资金实力,使其在稳定国际货币金融和促进发展方面更充分的发挥作用,在全球金融产品标准和全球会计财务标准制定、金融市场特别是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监督、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范围界定及其管理、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等方面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同时,应充分发挥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这些机构即包括成立较早的美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也包括成立不久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这些机构都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成员,也是对布雷顿森林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补充。  

二是推进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随着上世纪70年代黄金与美元脱钩,改变了原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全球实行浮动汇率和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稳定的需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就成为一个必然的任务。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全球货币稳定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另一方面,应该更多的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特别是还应根据主要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和管理货币的能力推进国际货币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强货币政策协调,稳定汇率,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或升值等问题。在更加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才能切实改善金融市场运作,保持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2、努力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减缓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  

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有效的竞争市场,受到有效监管的金融市场,这些是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的七十年间,全球也同时致力于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近十年来,G20集团首脑峰会多次承诺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努力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但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冲突给这一历史方向蒙上了一层阴影。通过对话沟通解决中美贸易分歧,不仅对中美两国有利,而且更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解决贸易争端,需要双边沟通,更需要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多边协调作用。推进国际贸易组织改革,完善各种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贸易体系。对化解贸易争端,促进全球贸易持续增长极为重要。  

3、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建立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提高全球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在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加强宏观经济和政策协调极为重要。在国际经济和政策协调中,应该更充分的发挥G20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的作用,政策协调应坚持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平衡,坚持增长的平衡性和包容性增长。  

十年的经验证明,G20集团协调平台是卓有成效的。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加强G20集团在国际经济和贸易、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和监管等重要问题上的对话和政策协调,对下一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根据会议发言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篇:100081  联系电话:010-62288607  邮件:cifs@cufe.edu.cn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版权所有